



2025史蹟趴趴GO-Tracking past, Retro Taipei
臺北市立文獻館主辦 「2025史蹟趴趴 GO」熱力登場 !9/27(六)相揪西本願寺廣場盛大起跑儀式 ,一起溯源臺北城,共探城內外歷史風華 !
活動日期|9/27(六)8:30~ 9:00 起跑儀式報到、9:30 出發
報名方式|9/11(四)10:00 粉絲專頁開放網路報名,詳情請關注官方粉絲頁
活動地點|西本願寺廣場
路線一|城西職人記憶走讀:在艋舺街巷尋印刷產業雪泥鴻爪,穿行龍山寺與青草巷聞香識草,走入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原糖廍文化園區),細讀糖業與鐵道交織的產業記憶與文化脈絡。
路線二|臺北銀座逛街指南:跟著導覽老師重返 1920年代榮町的繁華盛世,走進中山堂,凝視黃土水〈水牛群像〉的生命律動。更有隱藏版景點,走訪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時代現場,遙想科技產業與小島命運交織的共同軌跡。
路線三|走入畫中遊稻埕:走進大稻埕,以不同街景視角漫遊迪化街、親炙郭雪湖筆下《南街殷賑》的鬧熱生活感,在城隍廟香火與太平國小朗朗書聲間,展開一場藝文與歷史交錯的懷舊之旅。
路線四|林蔭臺北 ── 探尋臺北林業足跡:或許你曾造訪臺北植物園,卻未曾親近感受腊葉館的靜謐魅力。這趟旅程沿著南海園區的林蔭小徑,探訪建功神社遺跡,在光影與空氣中,尋找城市裡被時間輕輕收藏的風景與故事。
路線五|中山史蹟藝點通:中山北路無論走幾遍,街角總是藏著說不完的故事。走進光點臺北與當代藝術館,在空間與創作之間,聽導覽老師細細分享那些你未曾發現的精彩片刻。
路線六|好南玩!城南往日漫讀:臺北城南怎麼玩?午後的輕鬆散策,漫遊文學森林、走近雙吉榕,感受空間中的詩意流動,慢慢體會城南獨有的慵懶氣息。
臺北城在哪?城內城外又是誰的日常?今年臺北市立文獻館推出「聚落系列」、「陸空系列」,從城內走到城外,探索街區風景、生活節奏與人情滋味,一起重新認識臺北多元樣貌!
大同|大龍峒 走讀:走訪北大同文史場域,細聽孔廟與保安宮古物低語,漫步四十四坎街與老師府,感受市井與科舉交織的人文采風。
士林|芝蘭 走讀:清末「士子如林」的士林區舊名「八芝蘭」(Pattsiran),為凱達格蘭語「溫泉」之意,清朝時期簡化為「芝蘭堡」(稍後再劃為芝蘭一堡);穿梭在士林前街、後街、新街及香火繚繞的神農宮,巷弄轉角間,流露出在地生活的細膩滋味。
松山|錫口 走讀:松山舊名「錫口」,意指河流彎曲之處,昔日平埔族在此捕魚遊獵,山環水繞,風景天成。沿著河畔漫步,走過渡船口的舊時光,在慈祐宮前感受人間煙火,一段與河流共生的松山歲月,正緩緩展開。
南港|南港仔 走讀:南港位於基隆河南岸,因與汐止北港相對而得名,也有人說是與基隆港相映成趣。如今三鐵共構的南港站周邊,陂塘水光、瓶蓋工廠的創意能量、流行音樂的節奏交錯成一動感場景,更是城市裡一處正在發聲的精彩舞台。
文山 x 大安、 信義|探索臺北,是一場充滿驚喜的旅程。從登高遠眺群山,到走訪敦化南路與仁愛圓環週邊,隨著視角切換,感受城市多層次樣貌。不只是移動,更是重新認識臺北的方式。跟著『貓空探險隊』與『大道之間:敦化仁愛巡禮』兩條路線一起在文山區與信義區間穿梭,探索臺北多樣風貌,從山林到街區,每一步都是新鮮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