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讀導覽

2025臺北古蹟日系列活動
— 臺北緩行指南

 

2025臺北古蹟日以「行經之地:穿越臺北的城市縫隙」為年度主題,聚焦鐵路沿線的文化資產,帶領民眾搭上記憶列車,重返老臺北的時代風景。本年度特別規劃十條主題導覽路線,以「鐵道 × 城市」為主軸,串聯臺北舊鐵道沿線的文化資產、產業遺構與街區記憶,帶領民眾從地景變化中,理解鐵道如何形塑城市紋理。

部分路線延續古蹟日最受歡迎的活動——「走進文資修復現場」,由建築師、資深文史工作者親自帶領,深入修復中的歷史空間,見證建築從斑駁歲月走向新生的過程。

今年,古蹟日也首次推出「夜間導覽路線」,以全新的視角,展現文化資產的多元面貌。期待每一位參與者,能透過觀察、爬梳歷史,與臺北建立更深的連結。

*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的權利。

路線1

臺北機廠(國家鐵道博物館)→松山菸廠(松山文創園區)(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松山菸廠鍋爐房(豆留文青)

▎路線一|菸草線:城市煙影記憶

日治時期,臺灣開始栽種菸草,於1960年代躍升為產量、產值皆豐富的菸草王國,直至今日,臺北仍保留完整的大型製菸工場。本路線將依序走訪「臺北機廠」、「松山菸廠」、「豆留文青」,串連臺北重要的鐵道運輸基地與菸草產業遺跡,探索製菸工廠、鍋爐房等舊時建築,重返「綠色黃金」的輝煌時代。

路線2

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臺北製糖所倉庫(臺北製糖所文化園區)(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義合⾏→萬華林宅(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

▎路線二|糖廍線:萬華風味散策

萬華,曾是臺北糖業與民生產業的重要據點,在大理、康定街區一帶,可以看見各大商行串聯而成的古老城市地景。本路線將走訪「臺北製糖所倉庫」、「金義合行」與「萬華林宅」,從製糖倉庫到民生工業行,再走進氏族宅第,一探糖業如何牽動萬華的經濟命脈與建築發展。透過老空間的修復經驗與保存故事,重新品味糖香背後的產業記憶與家族風華。

路線3

建國啤酒廠→原華山貨運站→臺北酒廠

▎路線三|釀酒線:百年酒香歲月

早在日治時期,臺北已是全臺製酒重鎮,從啤酒、清酒到米酒,各式酒品的生產與流通,形塑出臺北近代工業的文化樣貌。本路線沿鐵道路線,走訪「建國啤酒廠」、「華山貨運站」與「臺北酒廠」,循著酒香記憶,拜訪老工廠、貨運站與清酒工場,尋找臺北酒業最初的歷史風味。

路線4

志生紀念館(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臨濟護國禪寺→北淡線圓山站宿舍(老房子文化運動、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

▎路線四|北淡線:圓山町散步路徑

北淡線是臺北連接淡水的重要鐵道路線,串起城市與的近郊的生活記憶。本路線將走訪「志生紀念館」、「臨濟護國禪寺」、「北淡線圓山站宿舍」,深入探索圓山周邊的文化資產,一起走讀北淡線沿線的空間變遷與文化故事。

路線5

臺北工場(老房子文化運動)→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臺北記憶倉庫)

▎路線五|北門線:臺北府城生活脈動

日治時期,「臺北市區改正計畫」拆除舊城牆,闢建寬達40公尺的三線道路,成為城市交通與商業發展的核心軸線。本路線將沿著舊時北三線路徑,走訪「臺北工場」、「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與「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探訪沿線鐵道設施、海運據點與商社倉庫,感受老臺北的生活脈動。

路線6

汀州路臺鐵舊宿舍→嘉禾新村(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路線六|新店支線:萬新的常民風情

連結萬華與新店的萬新鐵路,是早年臺北地區運送煤、茶、木材及生活用品的重要支線。本路線將走訪「汀州路臺鐵舊宿舍」、「嘉禾新村」與「紀州庵文學森林」,走訪萬新鐵路沿線的美學、文學場域,串起文史軌跡與庶民日常,共同勾勒臺北盆地南緣的生活樣態。

路線7

草山御賓館→草山派出所(老房子文化運動)→豆留森林(老房子文化運動)

▎路線七|草山遊:湯泉與御道之地

陽明山的前身「草山」,曾是臺北郊區重要的溫泉療養地與政務據點,至今仍留存多座日治時期建築。本路線將走訪草山御賓館、草山派出所與豆留森林,循著歷史的足跡,從庶民泡湯文化到地方治理制度,再到日式官舍的再利用與空間活化,細細品味這些建築如何在自然山林間訴說草山的過往風貌與生活記憶。

路線8

北投梅庭→北投普濟寺→北投文物館

▎路線八|湯城遊:新北投文藝復興

北投溫泉的興起,始於⽇治時期,彼時街上湯屋、旅館林⽴,今日,許多歷史場域也逐漸轉型為藝⽂復興基地。本路線預計⾛訪北投普濟寺、梅亭與北投文物館,深度體驗溫泉之鄉的⽂化氣息。

路線9

全祥茶莊精製廠→李臨秋故居(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郭怡美書店

▎路線九|故居遊:大稻埕摩登年代

早年的大稻埕,是茶葉、稻米、布料的物資集散地,也是流行音樂的萌芽之地。本路線將走訪全祥茶莊精製場、李臨秋故居與郭怡美書店,細細品味建築細節與時代風格,感受大稻埕氏族的風華與文化傳承。

路線10

李臨秋故居(臺北文化小旅行 文化100點)→郭怡美書店→波麗路餐廳

▎路線九|夜城遊:洋派約會指南

本條路線為大稻埕夜間場次,希望帶領民眾感受大稻埕的夜間生命力。本路線為走訪李臨秋故居、郭怡美書店,以及波麗路餐廳,細細品味建築細節與時代風格,感受大稻埕氏族的風華與文化傳承。

路線11

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榕錦時光生活園區)(老房子文化運動)→錦町日式宿舍群(老房子文化運動)→戴炎輝寓所(老房子文化運動)

▎路線十|町屋遊:日式宿舍前世今生

臺北市西南地帶的大安,隱藏著許多集綠意、古意於一身的日式建築。本路線將探訪原臺北刑務所官舍、錦町日式宿舍群與戴炎輝寓所,穿梭於日治時期與現代臺北城,傾聽古建築轉型為美學場域的進程,共同見證日式町屋的前世今生。

網頁背景(藍)
  • Line
  • Facebook
  • Instagram

©2025 臺北古蹟日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