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走讀導覽
攝影沙龍
系列講座
修復工作坊
老屋夜派對
串連活動
講座活動規劃將涵蓋「臺灣鐵道發展史」、「鐵道產業遺址」、「鐵路地下化與都市發展」、「國家鐵道的願景」、「鐵路沿線工業遺產的保存與再利用」等多元子題,從歷史、城市與產業發展、文化資產活化等面向出發,邀請專家學者分享知 識與經驗,拓展大眾對鐵道文化的理解與想像。
透過重新認識這些曾經帶動城市繁榮的鐵道與工業遺產,我們不僅能夠回望歷史、理解過去,更能思索這些歷史如何深刻影響今日的都市樣貌。 *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的權利。
講師:蘇昭旭
自清代鋪設鐵道以來,臺北作為臺灣鐵道發展的核心場域,見證了縱貫線開通、車站遷移與沿線工業設施興建,深刻影響城市空間與居民生活。本講座將回顧鐵道歷史脈絡,探討其如何形塑 臺北的都市發展與文化記憶。
講師:張崑振
面對城市發展與空間轉型,臺北鐵道沿線的工業遺產正迎來保存與再利用契機。自2011年推動「臺北鐵路沿線產業遺產群」計畫,透過活化讓舊空間獲新生命。本講座將探討這些因鐵道而生的場域如何轉化為文化與公共生活的重要據點。
講師:吳思儒
在臺北,鐵道與河川、山丘、濕地交錯,形成獨特生態觀察路徑,記錄城市擴張與自然共存。本講座將以環境教育與生態觀察為視角,帶領大家探索鐵道沿線的濕地、綠帶與自然廊道,理解其與生活與文化的連結。
講師:黃俊達
面對城市發展與土地利用不斷變動,都市中的工業遺產也成為公共記憶與文化再生的關鍵節點。本場講座將從建國啤酒廠的歷史脈絡出發,梳理其空間構成、產業背景與文化意涵,進而探討其作為工業遺產在保存實踐中的挑戰與困境。
講師:江美誼
臺北糖廠是近代製糖產業北上布局的重要據點,見證殖民時期工業現代化與都市邊緣勞動聚落的形成。隨戰後產業轉型,糖廠逐漸停產並納入都市更新與再利用範疇。本講座將探討其興衰、遺構現況及工業遺產與文化記憶。
講師:葉益青
隨著城市更新與產業轉型,鐵道空間逐漸轉化為具文化與公共功能的場域。臺北的產業遺址在保存與再利用後,仍需有效行銷與內容策劃以發揮價值。本講座將以實務經驗分享如何透過展覽、活動與品牌經營,強化場域敘事與觀眾連結,並重建地方認同與歷史記憶。